“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每年三月,总有一位英雄,被人们深深缅怀。总有一种精神,坚韧不朽,为世人敬仰。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雷锋战士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雷锋的事迹燎中华之原,雷锋的火炬代代传承。
2月4日起,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多个县区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确诊病例,广西多个市县进入疫情戒备状态。我校学子第一时间响应家乡及学校号召,在防控一线用青春书写新时代雷锋精神。
红动“疫”时,传承雷锋信念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雷锋,号召将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我是一名党员,我必须得站出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行政管理学专业周爱珍说。2月4日百色疫情爆发后,她果断向村党支部报名,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负责入户排查工作。
防疫工作期间,周爱珍身兼靖西市新靖镇人民政府实习生和抗疫志愿者的双重身份,面对同时进行的工作,她并无怨言,“我从小接受关于雷锋精神的教育,也阅读过《雷锋日记》。”雷锋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时刻影响着周爱珍。
党员就是旗帜,新时代的雷锋,要从党员做起。2月6日,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8级社会学专业许小蝶在防疫志愿者报名表上写下名字 ,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家乡疫情防控工作中。
“大家不要恐慌,做好自身防护,勤洗手……”百色市德保县燕峒乡旺屯村里,许小蝶手持喇叭,穿梭在泥泞的小路上。阴冷刺骨的寒风中,只留下她身着被雨水打湿的防护服,缓步走向下一宣传点的背影。
“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需要我们这一辈去引领,疫情中的一次次奉献,让我感受到公而忘私的可贵品质。”许小蝶说。60年前,雷锋曾在日记中写下:“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时光斗转,我校学子用青春力量在疫情一线为“红色堡垒”添砖加瓦。
无私奉献,守护家乡健康绿
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已远远超出个人定义,其背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代代雷锋精神的传承者,鼓舞着后人不断前行。
人工智能学院2020级网络工程专业江华泉说:“自武汉疫情以来,冲锋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逆行者们使我深受感动,我也渴望成为家乡抗疫志愿者。”2月7日凌晨,百色市右江区全面封城。翌日,江华泉主动报名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负责防疫信息录入与搬运物资等工作。
“我所理解的雷锋精神更多的是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尽职尽责,再小的岗位也要守好。”试管封箱工作需要接触大量待检试管,面对感染风险,江华泉表示,既然选择成为志愿者,就没有在意风险。疫情爆发以来,百色青年志愿者群常常爆满,这些并肩前行服务家乡的青年学子,成为江华泉坚守岗位的重要动力。
位于南贵昆(南宁、贵州、昆明)相交的百色市田东县是重要的疫情外防输入战线。“从假期开始,我一直担任村口守卡员。”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公共管理专业麻春慧说。田东是广西的防线,村口则是全村的防线。2月9日,百色疫情的迅速扩散让田东县的疫情形势愈发严峻,麻春慧也从一名守卡员变为村里的“大白”,协助核酸检测工作。
“阿妹,这个怎么预约啊……”等待核酸检测的人群里,一些操着浓重方言的老人不时地向麻春慧询问。“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时代,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还有很多,仍然需要舍己为人的雷锋精神。”“志愿红”守护“健康绿”,麻春慧交出了自己的青春答卷。
点亮志愿星火,争做时代雷锋
星火微光,足以照亮冬夜;点滴奉献,足以让城市春暖花开。据统计,我校共有1300余名学生投入到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之中,在战疫路上,他们用青春谱写希望之歌,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雷锋的意义。
今年寒假,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2021级越南语专业周相初次参加防疫志愿服务工作,白加黑、雨加晴,一天超10小时的工作使她深感抗疫工作的不易。“每天一回到家倒头就睡,治好了我的失眠。”周相笑着说。
“在社区、学校的影响下,雷锋精神自小学起,在我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此次疫情期间,政府、村委的同志主动冲锋在前的精神使周相加深了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她认为,雷锋同志的品质有着中国人身上留存的温良与坚毅,我们要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把属于中华民族的温良、韧性传承下去。
同心抗疫,共克时艰,需要更多的“雷锋”站出来。2月6日,虎年年味未尽,德保县疫情却牵动人心。文学院2021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黄春梅目睹了医护人员披星戴月检测核酸的场景后,决定与哥哥一起披上红马甲,助力抗疫。
连续三天的高强度检测使村民们情绪出现波动,烈日下,黄春梅不停安慰着焦急等待的村民,尽可能优先有困难的群众。7小时的值岗时间里,纵使护目镜下满是汗水,她也不曾脱下数量有限的防护服。
“我们为你骄傲!”十几天的服务,黄春梅的点滴努力,获得了父母由衷的自豪,雷锋精神在她的心理早已外化于行。
三月,雷锋的接力棒仍在延续。自返校以来,我校学子因“志”而行,因“愿”而动,脱去家乡的红马甲,穿上学校的绿马甲,又一次投入到校园疫情管理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只要有需要,我们就上。”送餐志愿者群里,同学们朴实的心声,传递着民大人的温暖。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雷锋,以其平凡而短暂的一生,谱写了对党无上忠诚、对祖国无比热爱、对人民无限深情的人生诗篇。在崭新的时代,雷锋精神闪耀疫线,青年学子将点点爱心汇成暖流,将志愿的星火洒满春天。(编辑:李海莹)